當前位置: 首頁 > 幼教 > 寶寶說話晚,都怪你太「善解人意」

文章分類

瀏覽歷史

寶寶說話晚,都怪你太「善解人意」
巧連智巧虎網路特賣場 / 2018-05-25


 

寶寶學語言的速度有快有慢,但多數會遵循一定的時間規律。一般來說,規律如下:

  • 1-2月齡寶寶,咿呀學語;

  • 2-6月齡寶寶會出聲笑和尖叫;

  • 8-9月齡寶寶可囫圇發出類似“爸爸”、“媽媽”的音調;

  • 10-12月齡寶寶會叫“爸爸”、“媽媽”或者其他特定的稱呼,比如“汪汪”、“車車”等;

  • 18-20月齡寶寶能理解20-30個簡單字,能理解陌生人50%以上的語言;

  • 22-24月齡寶寶會說兩個字的短語,明白50個以上的單字,可理解陌生人75%以上的語言;

  • 直到30-36月齡,可理解陌生人全部語言。

但是,在現實生活中,有的寶寶沒能順利完成語言的“升級”,有的寶寶甚至到了2歲、2歲半都只會常見的“爸爸”、“媽媽”、“飯”等辭彙,甚至直接用動作代替說話。

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往往在於,家長(尤其是老人)過於“善解人意”,甚至樂於當寶寶的“翻譯官”。

比如寶寶想要拿什麼東西,可能就會指著這樣東西“咿咿呀呀”一會,家長很快就明白“原來你想要這個呀,給你”。

但實際上,學說話除了與寶寶發育狀況有關外,更重要的是與他所處的語言環境有關。

家長勤與寶寶說話,引導寶寶將動作和語言結合,寶寶接受到語言的刺激,自己的語言能力才會有所進步。

這種情況,家長首先要從自身做起,拒做寶寶的“翻譯家”,而是引導孩子說話。比如:

寶寶指著A“咿咿呀呀”,家長可以故意拿起B,並引導寶寶“多說話”。

比如:寶寶指著蘋果“咿咿呀呀”,家長可以拿起香蕉問:“是要香蕉嗎?這是香蕉,黃色的,說‘香蕉’……”;然後再拿起蘋果說:“這是蘋果,紅色的、圓的,‘蘋果’……”

多次刻意嘗試,誘導寶寶學習名稱、動作,進而描述事物和事件。家長看似很積極地幫寶寶拿東西,但其實是在使用技巧誘導寶寶表達自己的想法。

注意:這個過程需要家長耐心堅持一段時間。每次使用時不要太過度,寶寶太長時間達不到目的,可能會產生強烈的抵抗情緒,甚至會打消寶寶的積極性。

用戶評論(共0條評論)

  • 暫時還沒有任何用戶評論
總計 0 個記錄,共 1 頁。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末頁
用戶名: 匿名用戶
E-mail:
評價等級:
評論內容:
驗證碼: captcha